2007年10月27日 星期六

龍騰版歷史第三冊〈世界史上冊〉 教學Q&A


刊登日期:961026
96學年度開學後,使用龍騰版歷史第三冊(世界史上冊)的教師提出了一些疑問與建議;本人逐一回覆如下:
Q1:課本提到希臘羅馬思想的部分(即"蘇格拉底""柏拉圖"及"亞里斯多德"部分),每個思想家僅一句帶過,而波希戰爭花了近兩頁的文字敘述,相較思 想部分顯得寫得太多了,失去我們往常思想史的特色。思想史部分著墨不多是否有特殊考量,能否說明?

Q2:能否建議簡化戰爭部分,加重哲人思想之份量!
A1及A2:本課本內容的編寫無意特別突顯政治軍事史或思想史。除了遵照課綱之外,課本內容一方面力求歷史架構(即大歷史)的完整性,另方面則依個別問 題的重要性做適度的描述。 以波希戰爭為例,課本文字部份只有三行(p.47),另加一幅歷史地圖(I-3-24,p.48),應該已經少之又少了。 相對地,有關希臘的思想文化史從p.52到p.57都是。以希臘三哲而言,可參見p.53~55之內文。為了考量高中生的哲學程度及授課時間,課文 只能針對三哲的思想核心而發,以致於無法加重更多份量。 課本的編寫假設授課教師認為有些部份太多了或太少了,請自行增減。

Q3:課文敘述是否能再調整,因為內容上常出現前幾章節提過的但後面的章節又再出現,重複性的敘述造成教學上很大的困擾。
A3:由於這個問題未舉實例,所以很難具體回答。 課文內容的敘述如果有重複的地方,很可能是為了該章節或段落的完整性,或者是為了前後章節敘述的連續性。授課教師面對這個部份可以一兩句話帶過。

Q4:課本內容重點不易抓到:舉例如亞述時期的文化講解完後,接著說明巴比倫文化,卻未能統整出明確的西亞文明特色。
A4:就這個實例來說。首先,應注意本課本以1000B.C.當作世界史上的一個重要分期點,其理由可參見p29~33「時代的特色」(1000 B.C.~200AD)。這是項重點。過去的世界史或西洋史書籍往往一口氣從蘇美人講到波斯帝國,雖然都以西亞歷史為主,但是年代太長,反而有失去世界 史橫向思考之虞,在歷史分期上不夠明顯。書寫歷史,往往有東隅、西隅得失兩難之苦。 其次,1000B.C.至Alexander I興起之前,西亞地區前後出現三個大帝國,就帝國版圖之規模及其政經影響力都是1000B.C.之前 西亞地區所未見者。尤其新巴比倫帝國和波斯帝國在文化上的貢獻更值得講述。

Q5:請問講授中印度時代特色,重點應放在何處?因為課本提時代交接、戰爭的接錯,但測驗卷的考試重點為「宗教思想」。
A5:關於印度古代史,首先,應說明阿利安人是外來的民族, 他們入主印度,難免動干戈,並且象徵一個新時代的開始。其次,1000 B.C.~200AD之內,印度的統治王朝更替多次,而且並未真正統一整個印度半島(可參見p30-31,世界史年表),教師授課不必細說歷代王朝興衰 始末。 課本內容在這方面的描述其實也很有限。倒是「宗教思想」的確是印度在世界史上的重要特色和貢獻。 我始終未參與測驗卷的編寫,不敢評論。除了「宗教」外,我想「阿育王孔雀王朝」及「印度社會結構」也應是重點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高中歷史教學及教科書編著的理念:龍騰版〈世界史-導論〉和〈歷史專題-序論〉

前言:
由於編著歷史教科書的緣故,我前後寫了兩篇序論。 第一篇是為第三冊和第四冊[ 即世界史 ] 而寫作的,同時也屬於「建議單元」,題目是〈世界歷史與文化遺產〉。第二篇是屬於第五、六冊 [ 即歷史專 題 ] 而寫作的,題目是:〈歷史專題與歷史意識〉。這兩篇文章都陳述了高中歷史教學及教科書編著的理念,特別刊錄全文,敬請 指教。

文章參閱網址--
〈世界歷史與文化遺產〉:http://myweb.fcu.edu.tw/~t91093/2/paper1/0ther/2..pdf
〈歷史專題與歷史意識〉:http://myweb.fcu.edu.tw/~t91093/2/paper1/0ther/3..pdf

請按右鍵下載閱讀,謝謝。